![]() |
|
|
【雲編小語】 【緬甸豎琴】 【雲水online】 【明日看板】 |
|
|||
九月九,秋桂香很久
•大愚
過了中秋,秋桂襲香、秋意更濃,大家一切都好嗎? 秋節過後,地牛翻了好幾次身,大震小震餘震連連,祈願大家一切安好。
蘭若有一個小小的花圃,曾經喜獲一株櫻,但不知是水土不服,還是不適合「盆居」,和那株櫻只有「一冬」的緣份。曾經想要養一池蓮,但花圃迷你到無法安頓「蓮池」,因此和「謙謙君子」一直緣慳。
小花圃有很多「曾經」……金桔草莓在冬寒中開花、玫瑰七里香爭艶凝香,還有還有……鳳凰花向空怒綻、苿莉花跨季盛開、秋桂在重陽過後幽幽飄香。
春去秋來、花開花謝,每每想起無門慧開禪師的詩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間
一生以「無」為參究功課的無門禪師,為我們演示如何預約人間好時節:「飢來食,困則眠,熱取涼,寒向火。平常心即是自自然然,一無造作,了無是非取捨,只管行住坐臥,應機接物。」
肚子餓了,好好吃頓飯;身疲力怠了,不要撐著不眠;冷時添衣熱時納涼……這麼簡單的日常,是禪師心中的「好時節」。「直心」地面對自己、也面對一切外境,說起來好簡單,實踐起來卻又沒有想像中地容易。
六級以上的震度,也許撼動了你我的日常,但安住每個緣起、安住每個當下,餘震過後、家園整頓後,會發覺……幽微桂花,久久飄香。
本期電子報,開始連載以二次大戰為背景的「反戰小說」—《緬甸豎琴》。在微妙的世界情勢中,在無常來敲門的日常裡,希望遙遙來自緬甸的「弦外音」,讓這個世間少一些紛擾,多一些「好時節」。
|
|||
|
|||
緬甸豎琴 •竹山道雄 原作
【譯者前言】 《緬甸豎琴》是竹山道雄(takeyama michio 1903-1984)在昭和二十三年(1947)所發表的小說,是一部以一九四五年「終戰前後」為時間軸、以日本在緬甸駐軍為場景,以音樂和宗教交織出「反戰」、至少是「反思戰爭」的日本近現代文學。 本譯載是以「株式会社金の星社」於1997年出版的漫畫為版本,希望隨文附圖的譯文,能讓讀者在圖文中更深刻領略殘酷的戰爭、音樂的感動力、宗教的慈悲之於一個出生入死的士兵有什麼樣的影響。
楔子 戰爭,在人們心中,留下種種悲傷的回憶。 把許多國家捲入其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從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五年歷時六年之久,是一場漫長又悲慘的戰爭。 這是在叫做緬甸的熱帶國家,迎接終戰時,一個日本兵的故事。
第一話 喜歡合唱的部隊
一九四五年,七月。 戰爭已近尾聲。飽受英軍、印軍猛烈攻擊的日軍,日復一日地從這座山逃到那座山,再從那座山逃到另一座山。 沒想到撤離途中,軍卡突然故障,士兵們不得不換拖板車,繼續前進。 這個部隊必須想辦法翻越邊境,逃到沒有敵軍的泰國。那是經過陡峻險坡時發生的事,為了不讓彈藥箱從板車掉落,大夥兒停下來重綁繩子的時候…… 突然,答答答答…答答答答…地響起了槍聲。 「敵軍突襲!」 答答答答……答答答答……! 槍礮瞄準了部隊。 「撤退!卧倒!」 隊長一聲令下,士兵們有的跳進草叢、有的就近在路邊找掩護。 咻、咻、咻! 子彈從頭頂飛過。 「躲到大石頭旁!」 隊長一聲令下,士兵們放下板車,那一瞬間,碰地一聲,車上堆放的彈藥箱被擊中,板車爆炸。 轉眼,板車冒出濃濃黑煙、燒了起來,爆裂的碎片像雨點般落在士兵們的頭上。大家不知屈著身子躲了多久。確認聽不見槍聲了,隊長偷偷探頭觀察情況,低聲問道: 「大家,還好嗎?」 聽到隊長的聲音,士兵們陸續現身。還好,沒有人傷亡。 確認士兵們都平安後,大家繼續行進。部隊特別挑陡峻的險路來走。為了不讓敵軍發現行蹤,不能走一般的道路。 行經湍急的山谷溪流時,大家一起推著、拖著板車。攀越山崖時,用繩子把板車拉上去。 就這樣,部隊日復一日地,不停地走著。 有一天,在一座漂亮的湖邊休息時,大家筋疲力竭、垂頭喪氣,沒有力氣說話。 隊長覺得這樣不行,於是站了起來。 「要不要唱歌?為此刻而唱吧!打起精神來。水島,彈豎琴。」 這位叫做水島的士兵,拿起靠在樹旁的豎琴,彈奏了起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在隊長的指揮下,大夥兒一開始唱歌,精神隨之提振了不少,有朝氣了許多。 這個部隊很擅長合唱,大家常常唱歌。隊長是音樂學校出身的。 「一旦開戰,說不定會戰死。至少活著的時候,唱喜歡的歌、懷念的歌。」隊長是這麼想,才會教士兵們合唱的。 為大家豎琴伴奏的是水島上等兵。 雖然水島上等兵進入部隊後才開始學豎琴,但可能本來就有音樂天份吧,自己找材料製作豎琴,演奏技巧更是一天比一天純熟。而且,不只是隊長教他,水島自己也下了相當的工夫,不知不覺可以彈奏出很棒的伴奏。
第二話 小村莊發生的事
水島上等兵一穿上緬甸的傳統服裝,就像是緬甸人。 因為這個緣故,要進入可能有敵軍埋伏的森林或村莊前,總是由水島上等兵裝扮成緬甸人先去刺探敵情。 那天,發現山崖下有一個村落,也是由水島上等兵先潛入偵察,部隊在聽到豎琴彈奏「沒問題」的暗號後,才進入村莊。 在那個村莊,部隊出乎意料地大受歡迎。村民不只盛宴款待,還端出上好的酒菜。 本來,嚴守佛教戒律的緬甸人是不喝酒的。但為了款待日本軍,不知從哪兒找來了酒,盛情地招待。好久沒有吃這麼豐盛了,士兵們都很開心。看到大家開心地吃吃喝喝,緬甸人也很開心。 安頓下來後,隊長提議大家唱歌來做回禮吧。當然,是由水島上等兵彈豎琴伴奏。優美的歌聲加上豎琴伴奏,村長和村民們都聽得入神,合唱一結束,掌聲不斷。 因為合唱,讓這個地方不像戰場,倒像是熱鬧的宴會場。 士兵們唱完,村民們接著唱;村民唱完,士兵再接著唱;再來是村裡的少女們唱跳緬甸傳統民謠,簡直就像是日緬的紅白歌唱大賽。 士兵們好久不曾這麼開心,疲憊全被抛到九霄雲外,大家都很盡興。 ──不知過了多久。 不知何時,緬甸人一個個悄悄離開了小屋。 隊長發現了這個情況,緊張地說:「不要唱了!」 當時常有軍隊進入村莊接受招待的同時,村民向敵軍通風報信。如果,這時敵軍知道日本兵藏匿在這裡,就得立刻備戰。 士兵拿起槍,正要往外衝,隊長突然下令:「不要動,繼續唱!」 大家詫異地看著隊長。 「這裡可能已經被敵軍包圍了。不能被敵軍察覺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要一邊唱歌一邊準備。」隊長耳語般地命令著。 士兵們一邊合唱一邊取槍、穿鞋,進入戒備狀態。隊長從窗戶以望遠鏡觀察森林裡的動靜,果然看到了好多敵兵躲在森林裡。 「不知什麼時候會從森林攻過來。已經快要入夜了,先在這裡待命,再一次拍手笑唱。」隊長這麼下令著。 就在這時候,一位士兵擔心地問道:「隊長,板車上堆著彈藥箱,怎麼辦?」 彈藥箱裡滿滿的槍彈,只消小小一顆子彈就能引起大爆炸,部隊很可能因此被殲滅,得想辦法把彈藥箱運走。 「嗯!」隊長陷入沉思,看著總是有好點子的水島上等兵。 過了一會兒,士兵們排成一列,走出庭院。 帶頭走在最前面的是彈著豎琴的水島上等兵,後面跟著好幾位士兵,喝醉了似地唱著、跳著。 這列隊伍朝庭院角落、也就是拉車的方向前進。小屋裡其他的士兵則持槍瞄準敵軍,嚴防敵軍突襲。邊跳舞邊行進的士兵一走近拉車,水島上等兵立刻跳到車上。在彈藥箱上坐定後,以美妙的音色開始彈奏豎琴。 推車的輪子空隆空隆,空隆空隆地轉著。 已經被敵軍團團包圍,不知什麼時候會遭受攻擊。但,水島上等兵依舊鎮地看著前方,優雅地彈著豎琴。 和著豎琴的琴聲,士兵們唱著: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姐妹兄弟很和氣,父母都慈祥……」 這首「甜蜜的家庭」(日本原曲是「埴生の宿」)是部隊拿手的曲子。 士兵們邊唱著邊將水島上等兵坐著的拉車平安地推回小屋。 隊長的作戰策略,成功! 入夜了。太陽下山後,四周一片漆黑。小屋裡備戰就緒。全體士兵槍上鏜,準備隨時迎戰。隊長確認過大家的狀況,緩緩地點了點頭。然後,靜靜地拔出軍刀高舉。 高舉軍刀是出擊的暗號。 隊長正準備舉起軍刀時,突然傳來幽微的歌聲。那是以英語唱著「甜蜜的家庭」。 這首充滿思鄉雰圍的曲子,原本是外國的歌謠。起先只聽到微弱的歌聲,漸漸地愈來愈清晰。 士兵們驚訝地面面相覷。不一會兒,從森林裡出現印度兵、英國兵唱歌的身影。印度兵和英國兵開始以英語唱起別首曲子,那也是日軍熟悉的曲子。 士兵們不覺笑了起來,水島上等兵以豎琴伴奏,大家一起大合唱。 在水島上等兵的帶頭下,日本兵也都走出了戶外。 但是,並沒有開戰。事實上,戰爭在三天前結束了。 日本戰敗。(未完待續)
|
|||
![]() |
|||
|
|||
愛的縮時攝影@2022 (Ⅱ)
帶著極簡行囊、極簡的心, 過著極簡生活、極簡為了孩子。 藍領巾的故事,曬成夏日風景, 每一幅縮時攝影,都是無敵的青春與心意……
*很感恩在大學的第一年暑假就能參與到這樣的活動,因為很小就認識師父,也就順其自然的來到了「雲水」這個溫暖的大家庭。
*雖然以前也帶過小小孩,但都有家裡的大哥哥一起幫忙,這是自己第一次帶整家都是小小孩的家,剛開始其實有點手忙腳亂,每次回到雲水家,總是低著頭喝水,滿腦子想的都是該如何第一時間有智慧的面對孩子高漲的情緒。 這次很感謝有很有帶孩子經驗的學弟們一起帶隊、以及專程回來一起參加活動,想要幫忙分擔照顧家裡弟弟的大孩子阿憲、隨時一回頭,都能看到兒家師長以及雲水家的每一位學長一起照看著孩子的身影,有一種當你真的很想做好一件事,全世界都會來幫忙的感覺。 每次看到以前的照片,都會很激動地呼喊「我的青春啊!」,看著雲水二十周年紀念的影片,內心有點小小激動的沒忍住眼淚,很慶幸自己一直都在,能陪著孩子一起成長,看著孩子從感覺能頑皮到捅破天到長大貼心懂事、勇敢追夢,這麼精彩的你們,真讓人驕傲。這不是一兩年能看到的精彩歷程,得年年回兒家才能有所感悟的,忍不住內心大聲呼喊:「因為有這麼棒的你們,姐姐的青春無悔、很驕傲、很幸福」。(惠姿/朝陽科大)
*很感謝在政雄老師的邀請下,來到了雲水蘭若來當志工,翻轉了在宗教團體志願服務的刻板印象,也讓我再次學習到不能甚麼事都只看表面,而是要親身體會後才能夠去下定論。在為期一星期的志工培訓以及活動中,十分佩服和普羅大眾沒有格格不入感的大愚師父,帶著我們走入孩子們的世界。 我覺得兒家就像一塊園圃,雲水向師長們學習如何成為園丁,讓小朋友各自綻放美麗的花朵。如果可以,我想跟雲水一樣成為這些孩子們成長路上的園丁,及心中那永遠不會讓自己迷失方向的燈塔,與佛同在。(楷崴/東海大學)
成長過程中除了每年夏天的成長園,還有假日與雲水師父學琴,不才的自己沒能把琴藝學好,但在學琴過程中改變自己過去衝動個性,且在高中升大學找到自己夢想的方向。 大一進入社工系,也算是踏上自己夢想道路的起頭,那一年的暑假自己也開始披上雲水家的藍領巾,初次搭上雲水家的關懷列車到嘉義阿里山下的一間中輟生學校——民和國中慈輝分校,隔年除了搭上雲水家南漂的關懷列車,也搭上回到自己所居二十年的大家庭,假日與弟弟妹妹在音樂的世界裡談心、在鋼琴鍵上共舞、在吉他弦上走跳,當然也在成長園與兒家弟弟妹妹們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雲水家二十週年,自己很開心也很驕傲的一件事就是自己都有參與在其中,前面十年以學員的身分參與,後面十年可以成為披上藍領巾的雲水人一起陪伴自己的弟弟妹妹們。期許自己在下一個十年可以持續在雲水家跟隨熟悉的師父與哥哥姐姐一起漂到有需要的孩子們的身旁,一起發心一起成長。(秋豪)
秋季追夢始業式。勤學不只為考試
二0二二年九月三日,獎助學金頒獎典禮暨追夢輔導教室始業式@中區兒童之家,在軒嵐諾強颱過境的早秋,如期舉辦。
感謝軒嵐諾風強輕移,成就「雲水蘭若」和孩子們一起追夢的心願;感謝兒家主任、秘書、科長、師長們慈悲,感謝可愛的孩子們不怕「嵐諾」、陪「蘭若」追夢。
連同本次27個孩子提出申請、共27,700元獎助學金,2022年共頒發了298,100元的獎勵,和十年前(2013年)設置獎學金之初的183,200元相比,逾十萬元的成長,感謝孩子們的向學和努力,更感謝貴人菩薩的守護與成就。
帶著故事來到兒家的孩子們,有時因為成長路走得較迂迴而萌生「I don’t care」的「小灑脫」;大愚法師對孩子們說:「不要覺得自己的未來『who cares?』因為,雲水人『care』每個孩子獨一無二的成長與夢想。即使曾經不被看好,也不要放棄自己、放棄夢想。」
各科老師更是以活潑的「老師呼」來鼓勵孩子——國文是學習各學科的「入門鑰」,外語是探索世界的「入場券」,數學要讓大家的演算幾何都沒題,繪畫課帶著孩子們在素描水彩中探索人生,音樂課希望更多孩子「來愛樂,說me too」。
打造「學力之鑰」的追夢教室從中秋節正式開課,大愚法師在始業式圓滿前感恩致辭——感謝兒家師長們成全雲水「追夢陪跑」,一跑12年;感謝孩子們每個週末「早八」,被夢想叫醒;感謝這麼美麗的因緣,因為…「雲水的夢想裡,怎麼可以沒有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