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敲響黑白鍵之前──《在黑白鍵上行腳》出版序

作者:大愚

 

  2014年最後一天,雲水蘭若圍爐日。一早就「身陷」鍋碗杯盤、團圓茶點中,爐上水在滾、佛前香在燃,小小的蘭若忙得塵土飛揚之際,突然手機響。

  「咦?這個電話號碼?」邊擦拭手上的水珠,邊在記憶庫中搜尋,前一天逢甲大一日文課堂,好像也有相同的來電。

  「請問是釋大愚師父嗎?」

  「是的......」遲疑地回答著。心想:「連名帶姓」詢問,一定不是熟識的學生;但能這麼「完整」的稱呼,又會是誰呢?

  「這裡是白象文化......」

  「白象?」

  是九月份參加文學獎有「佳音」了嗎?還是「遺珠之憾」的「禮貌通知」呢?

  「恭喜師父,獲得第五屆白象公益教育出書獎首獎......」

  「首獎」兩個字從電話的那頭,一字一頓地傳來。那力道該怎麼形容才好呢?對我而言,宛如早訪的春雷,喚醒了「黑白鍵」的春天。雖然並非「第一次」接獲「賀電通知」,但,過去「被看見」的都是「雲水行履」,這是第一次因為記錄雲水行履的「文字」受到評審老師的肯定,有一種「在夢中」的「飄緲感」。

  因為太過意外,只能喃喃、反覆地道謝著:「感謝白象文化的評審老師給我這個機會,感謝白象文化設立這個文學獎......」,接下來,就因為太過感恩而「沙啞」未能多語,更因為太過感恩而「耳鳴」聽不清電話那端的聲音,只勉強「抓到幾個關鍵字」......「再e-mail正式得獎函、進一步洽談......」。

  擱下電話,有好幾秒的空白。沒有運轉的腦子,卻一幕幕轉動著「在黑白鍵上行腳」這十多年的點點滴滴......

                 

  感恩的畫面,一轉就轉回十多年前。那時,只有三個「愛樂小徒」,每週三向晚,在舞台燈總是「時明時不明」的禮堂,愛樂黃昏後。上課時,彈彈唱唱;下課後,唱唱談談;當年三個愛樂小徒,今日都有自己的一片天,這十多年來陸續習琴的孩子,有的已經畢業離院、有的琴齡已經「凍齡」,但牽著孩子的手在黑白鍵上學步的點點滴滴,猶如昨日。感恩兒家師長放心把孩子們的小手,交給喜歡在琴鍵上跳舞的我;感恩鄭主任、鄧秘書對於孩子們音樂夢的支持,還有在公忙之餘撥冗為這本小書惠賜推薦序;感恩孩子們即使在黑白鍵上跌跌撞撞,也努力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感恩的畫面再往前轉一些,畫面中的我和現在鋼琴班的孩子一樣小小個兒的。聽說,從小看到鋼琴就眼睛發亮的我,幼稚園開始就不斷央求學琴,是媽媽牽著我的手、教我認識中央Do,風雨無阻地陪我上鋼琴課,是父親縮衣節食、成就我的音樂夢,帶著我參加大大小小的鋼琴比賽......。今天如果我有一點點知道如何牽起孩子們的手,是因為已經在天堂旅行的老爸爸和老媽媽曾經那樣牽著我的手。他們啟程到天堂後,這個棒子交給了兩個妹妹,感恩家人給我這麼多「愛」的能量。

  還要感恩十四年來相知偕行的雲水人,不僅肩起了泰半的雲水家業,還讓一個師父浪漫做著音樂夢。為了當孩子們的「學伴」,雲水人努力學鋼琴、大提琴、口琴、烏克麗麗和吉他,努力和原本「泛泛之交」的五線譜當好朋友,努力以「從零開始」的學習精神,鼓勵經常被五線譜絆倒的愛樂小天使們。能夠和孩子們翱翔在音樂世界,感恩雲水人一路同行。

  要感恩的貴人還有好多好多──九龍臻饌的蔡董事長,得知雲水向來清風兩袖,總是二話不說地隨喜成就雲水夢;感恩白象文化和評審老師們的慈悲看見,和愛樂小小孩的追夢之路能夠被看見,真的很幸福;感恩正在翻閱這本書的您,因為有您,黑白鍵上的故事更加有意義。

  對很多人而言,一位師父在兒童之家為孩子們上鋼琴課、一上就是13年,可能有那麼一點不可思議。但對我而言,很感恩年少時音樂走入了生命,更感恩因為音樂我也走入了孩子們的生命。讓更多愛樂的孩子,開心地在五線譜上漫遊、在黑白鍵上跳舞,這是我在兒家13個春去秋來,唯一的夢。這個夢,未完待續……